咨詢熱線

“六五”普法相關內容
六五”普法是2011—2015年第六個五年法制宣傳教育的簡稱,是指從“一五”普法開始到現在正經歷第六個五年的普法教育。
“六五”普法宣傳內容
指導思想: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,以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,圍繞我縣“十二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,按照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新要求,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相結合、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相結合、與社會主義公民意識教育相結合、與法治實踐相結合,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,扎實推進依法治理,大力弘揚法治精神,努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,推進跨越發展、綠色發展、和諧發展、統籌發展和依法治縣進程,為構建富裕文明和諧新門源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。
主要目標:進一步堅定法治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,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,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,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,推動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環境。
主要內容:一突出、一加強、一深化、一推進、一堅持、五深入。即:突出憲法的學習宣傳;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;深化“法律八進”(進機關、進鄉村、進社區、進學校、進企業、進單位、進宗教活動場所、進工地)主題活動;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;堅持普治結合;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,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,深入學習促進經濟社會發展、保障和改善民生和社會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。
主要方法: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緊緊圍繞我縣“十二五”規劃提出的目標,堅持從實際出發,實行分類指導,大力開展“法律八進”活動。
法制宣傳的重點對象:領導干部、公務員、青少年、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牧民,其中強調領導干部和青少年是重中之重。
工作步驟:2011年為宣傳發動階段,2012-2015年為全面實施階段,其中2013年和2015年分別組織階段性目標考核和總體考核驗收。
六五普法宣傳資料
1.目前我國實施了幾個五年普法規劃?
答:我國從1986以來,已完成了五個五年普法規劃。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,深入開展全民法制宣傳教育,廣泛開展法律進機關、法律進鄉村、法律進社區、法律進學校、法律進企業、法律進單位活動,扎實推進依法治理和創建活動,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,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,為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、推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2.什么是“六五”普法?
答:“六五”普法是2011—2015年第六個五年法制宣傳教育的簡稱,是指從“一五”普法開始到現在正經歷第六個五年的普法教育。
3.“六五”普法的規劃從何時開始到何時結束?
答:“六五”普法的規劃從2011年開始實施,2015年組織考核驗收。共分三個階段:2011年上半年,宣傳發動階段。2011年下半年至2015年,組織實施階段。2015年,檢查驗收階段。
4.“六五”普法總體目標是什么?
答:通過深入扎實的法制宣傳教育,深入宣傳憲法,廣泛傳播法律知識,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,促進全社會自覺學法守法用法氛圍的形成。通過深入扎實的法治實踐活動,強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,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,進一步提高依法管理、依法履行職責、依法服務社會的水平,推進法治廣安建設。
5.“六五”普法的工作原則是什么?
答:堅持以人為本,服務群眾;堅持求實創新,與時俱進;堅持分類指導,講求實效;堅持普治并舉,同步推進;堅持誰執法誰普法,全民參與。
6.“六五”普法的主要任務是什么?
答:突出學習宣傳憲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;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;深入學習宣傳促進經濟發展和保障、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規;深入學習宣傳社會管理的法律法規;深入學習宣傳反腐倡廉法律法規;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;深化“法治廣安”建設,推進依法治市。
7.“六五”普法對象包括哪些?
答:全市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,都是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。重點加強領導干部、公務員、青少年、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,領導干部和青少年是重中之重。
8.全民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主要有哪些?
答:(1)觀看電視法制欄目。(2)接受普法資料和學習法律知識。(3)參加法律咨詢活動。(4)因買假貨向消協投訴進行維權。(5)閱讀報紙的法制報道。(6)遇到法律問題向律師、法律熱線12348進行咨詢。(7)觀看法制專欄、板報。(8)參加普法考試等法律知識測試。(9)參加鄉村或社區組織的法律知識培訓。(10)觀看法制文藝演出。(11)瀏覽普法網站。(12)中、小學生參加法律課、聽法制講座等。
9.“法律六進”指的是哪六進?
答:“法律六進”指的是法制宣傳教育進機關、進鄉村、進社區、進學校、進企業、進單位。開展“法律進機關”活動,把法律知識作為機關學習的重要內容,做到有計劃、有安排、有落實、有檢查;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,開展“送法進鄉村”活動,做到法律宣傳資料進鄉村、法制文藝進鄉村、法律服務進鄉村。圍繞和諧社區建設,開展“法律進社區”活動;圍繞法治校園建設,開展“法律進學校”活動;開展“法律進企業”、“法律進單位”活動,通過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和法治實踐,促進企業依法經營、誠信經營,推進基層單位法治化管理水平。
10.“12.4”全國法制宣傳日的由來是什么?
答:2001年4月26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轉發的《中央宣傳部、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》中確定:“將我國現行憲法實施日即12月4日,作為每年一次的全國法制宣傳日”。
11.“六五”普法規劃提出,扎實開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工作,深入開展什么活動?
答:(1)法治城市、法治縣(市、區)創建活動。(2)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活動。(3)民主法治村、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。(4)依法治校示范校、誠信守法企業等創建活動。
12.法制宣傳教育責任主體包括哪些?
答:黨委宣傳部門、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制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、協調、指導和檢查普法規劃的實施工作。各部門各行業負責本部門本行業法制宣傳教育工作,按照誰執法誰普法、誰管理誰普法、誰服務誰普法的原則,積極面向社會開展本部門本行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。各類媒體要積極承擔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責任。鼓勵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、支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Copyright ? 2019 湖南省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19021425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長沙 本網站已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